[5.30怎么读]“5.30”暴跌信号突现 A股申购日面临变盘?

股市要闻  点击:   2009-08-17

QFII一季度再现大减仓 “5.30”暴跌前曾出逃   彼得林奇说:股市没有新鲜事,市场上周一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将再次发生。   那么,最近不少投资者担心的“5.30”暴跌重演会不会发生呢?记者注意到,2007年5月初,多家QFII曾对当时气势如虹的A股行情密集发布看空观点,同时积极减仓,随后A股出现“5.30”大跌,今年一季度QFII再度减仓。   “5.30”暴跌历史令人忧   2007年5月初,彼时A股刚刚经历一轮持续数月的大涨,上证指数当年3月到5月涨幅高达33%。   但随着指数上证综指高位盘旋于4000点上下,多家外资投行却发出一片看空之声。在当年5月14日于上海召开的里昂证券中国投资论坛上,多位参会QFII人士均认为,A股市场短期涨速过快。   此前,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刘炜已表示,包括里昂证券在内的不少QFII在减仓,当年5月之前的一个多月的累计赎回比例达4%到19%。   随后市场走势印证了QFII的判断。2007年5月29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受此影响,2007年5月30日沪深两市重挫,上证指数跌281.84点;深成指跌829.45点,跌幅均逾6%,不计ST股和未股改股,两市有859只个股跌停。此后沪指调整近2个月,两度下探才恢复元气。   分析师:QFII未必看淡后市   分析人士认为,放眼当下,行情同样在强势牛途中,时间节点同样是5月初,日前又传出摩根士丹利表示A股将降温,建议投资者转战港股的声音。如此这般,不禁令人对5月A股走势多了一份隐忧。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QFII整体出逃明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的一季报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中,QFII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榜的次数超过200次,期末累计持股数量从去年年末的超42亿股减持到今年一季度末的约37.5亿股,共约减持4.5亿股。   在A股大涨背景下,QFII累计持股流通市值从2014年底的715.26亿元略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21.54亿元,增幅仅为0.88%。从单只QFII绝对减持金额来看,兴业银行(咨询 买卖)以逾百亿高居榜首。今年一季度以来,恒生银行大举减持兴业银行9.5亿股,套现金额高达136.39亿元。   不过,虽然部分QFII看淡A股并减仓,一些本土分析师却表达了不同观点,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房雷对记者表示,短期市场波动会加大,但还未到出现调整的风险时刻,改革政策与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仍将使指数维持强势。此外,从增量资金入市的角度看,尽管新增开户数与融资余额连创新高,但新增基金份额增长刚开始加速,即场外增量资金从散户直接入市,开始向通过基金间接入市转变,风险也尚未暴露。   对于QFII减仓,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不必过度解读QFII在牛市中的减仓行为,外资投资渠道很多,他们现在减缓入市或离场都是正常的。且从今年一季度布局看,QFII一改专爱蓝筹股的习惯,入手不少小盘成长股,说明QFII很可能只是在阶段性调仓,而并非整体看淡市场走势。   在行业选择上,房雷建议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相关板块的配置价值,还可关注“互联网+”等成长政策类资产。周期资产建议关注有色、钢铁与地产;对成长板块可关注新能源与环保,同时他还建议5月关注军工板块。(至诚证券网)   5月历来多变盘 新股密集申购将影响资金面   5月4日是5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股民总爱以“红5月”来表达对5月行情的期盼。记者统计券商的报告发现,绝大部分机构仍看好5月股市。   但有一些声音还是要说一说,5月份历来是个重要变盘时点集中的时段 ,股市中有“五穷六绝”的说法,著名的5.19和5.30重要转折点都发生在这个时段,进入5月下旬或者靠近5000点附近,要提防市场调整的可能。   再者,从这周起,25只新股将陆续开始网上申购,预计冻结资金1.7万亿元。业内认为,集中“打新”将影响资金面,并对市场造成短暂冲击。   新股密集申购 冻结资金1.7万亿   4月23日,证监会下发25只新股IPO批文,其中上交所10家,深交所15家。这是今年第五批新股,也是上个月第二批次。至此,今年以来,证监会共为123家企业发放了新股发行批文。   目前,除创业板公司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24家公司已全部披露招股书。根据招股书,这批新股将从5月5日至7日陆续进行申购,预计冻结资金1.7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30日表示,关于新股发行问题,证监会将根据市场情况按月均衡发行,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但发行数量很难确定。   大同证券分析师张诚表示,证监会适度增加新股供给,并将原来的每月核准一批企业IPO改为每月核准两批,给市场降温的意图十分明显。   此外,张诚表示,证监会今年以来多次提示风险,并出招整顿两融、伞形信托等,均意在将股市调理成“慢牛”。中信建投分析师刘杨分析称,从目前来看,新股发行提速叠加五一假期效应,对资金面的扰动较大。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4月最后一周股市进入“慢牛”,五一小长假期间,散户入市热情开始降温。   在操作上,刘杨建议对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适当控制仓位,规避风险;对先期调整的板块和刚刚启动的个股,可多加留意,适时介入。   不过刘杨也强调,改革深化、货币宽松与稳增长政策不断释放是支撑牛市的三大逻辑,“长期来看,牛市第二波趋势仍向好,板块轮动上涨可能性较高。”   京津冀概念股备受关注   “我都埋伏了唐山港(咨询 买卖)半个月了,是不是该爆发了?”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不少股民期待5月份的交易日内,京津冀概念股爆发。分析指出,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河北、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金公司研报则认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包括高速公路、铁路、飞机、港口等一切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区域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和提高的空间还非常之大。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在资源、环境、产业、人口等其他方面实现一体化构想的基础,也是目前推进速度最快的一体化措施。基于此,中金公司认为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的推进,以下几类股票将受益:   首先,直接受益于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公司,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投资和运营及相关原材料公司;   其次,在京津冀地区从事环保运营类公司;   再次,京津冀地区的重新规划和逐步发展,对在该地区有较多项目的地产公司有利,同时从中长期来看,也将促进本地消费等公司的发展。   华泰证券(咨询 买卖)表示,预计京津冀一体化接下来将加速进行,河北作为功能承接方和产业承接方发展的空间最大。   京津冀地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北京周边房地产的需求上升将带来极大的投资机会,利好京津冀当地建材、钢铁、电力设备、房地产、环保、交运 、化工、汽车等行业,建议重点关注弹性较大的水泥及环保股如冀东水泥(咨询 买卖)、金隅股份(咨询 买卖)、京运通(咨询 买卖)、神雾环保(咨询 买卖)、中材科技(咨询 买卖)等。   5月或迎降息大风口   记者统计券商的研报发现,不少券商都指出,5月或者二季度内,降息降准预期提升,而这将利好股市。   西部证券(咨询 买卖)指出,未来政策放松仍有空间。这是因为当前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仍在6.8%左右的高位,与GDP同比增速已非常接近,其对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形成明显的制约;另外,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18.5%,远高于历史上12%左右的平均水平,未来有望在经济增长疲弱,资金持续流出的背景下继续下调;同时,当前我国基础设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再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将有继续放松的空间。   招商证券(咨询 买卖)表示,近期的宏观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货币政策更为积极和宽松来应对。因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而降息可以释放稳增长政策的信号,改善经济主体的预期。   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谈到,降息在促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方面确实有效果,“二季度内基准利率仍有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而且这次基准利率的调整有可能会与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结合推行。”   国泰君安证券策略团队表示,降息是推动资金“脱虚入实”的最有效政策工具之一,而且降息的窗口正在打开。其认为,本轮降息周期始自2014年11月,虽然已有两次降息,但是从政策效果看,通胀水平仍然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不振,最为有利的中国降息时间窗口正在二季度打开。   引发调整的风险别忽视   兴业证券(咨询 买卖)方面指出,当前经济疲弱,短期A股市场有望继续被“溺爱”而“任性”上涨,“小尖顶”情景出现的概率大增,即未来数周行情有震荡但仍将继续冲高出现“小尖顶”,二季度中后期调整,三季度反弹。   其报告指出,大的风险是未来数周继续大涨后,可能出现针对券商“两融”及银行、信托等对股市配资业务“去杠杆”的监管,比如一行三会联合行动压缩融资杠杆,那么上证综指很可能出现10%以上的大波动。报告强调5月下旬是一个关键时点,投资者须密切注意政策走向。   东方证券(咨询 买卖)也表示,虽然长期看多观点不变,但是短期市场存在回踩的风险,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两融余额逼近上限。   目前融资融券余额超过1.7万亿元,根据相关规定测算,两融规模的上限或在2.1万亿元,如果券商不选择增发或发短融券补充资本金,两融余额则很快冲顶;其次是IPO加速,5月的新股数量井喷。更需要指出的是,5月新股数量将从一批升级到两批,或有50家公司发行,届时抽血作用不能忽视。   市场阶段性顶部正在形成,5月份市场很可能发生调整,边打边撤是好的选择。(至诚证券网) 金融屋财经网 内容由金融屋财经网(zhicheng.com)整理提供 金融屋财经网金融屋财经网微信公众号金融屋财经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金融屋财经网(zhicheng.com)最新动态  

[5.30怎么读]“5.30”暴跌信号突现 A股申购日面临变盘?

http://m.joewu.cn/caijing/15996/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今日股市收评|股市收评:主力盘整蓄力暗藏三反攻信号
下一篇:【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2025”吹热机械股 板块连续11个月飘红
Copyright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