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业厅】深化农牧业改革 “十三五”锁定五大制度 7股爆发

科学  点击:   2011-07-05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10月19日讯

  加快推进土地草场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草场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牧户依法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通过农牧民的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牧民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统一登记、统一发证工作,力争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基调查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买卖建议。

  深化农牧业改革 “十三五”锁定五大制度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从加快转变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坚持生态优先、群众主体、体制创新、科技支撑和依法治农,全面深化农牧业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事关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五大制度建设”。

  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创新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成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运用体系。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牧业生产体系和金融支持“三农三牧”制度。

  土地制度

  改革核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改革路径: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加快推进土地草场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草场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牧户依法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通过农牧民的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牧民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统一登记、统一发证工作,力争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基调查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支持保护制度

  改革核心: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改革路径:健全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政策激励、财政补贴、项目支持、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更多投入农牧业农牧区;完善农牧业补贴政策。调整提高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探索建立针对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扶持政策,新增补贴资金向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倾斜;

  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逐步下放省级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支持“以县为主”的涉农资金整合。大幅度清理、归并支农项目,把小而散、针对性不强、可有可无的专项进行清理归并,集中财力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完善主要农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推进农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生态保护制度

  改革核心:生态保护第一,深化生态制度改革,推进生态重大工程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完善考评机制,构建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改革路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从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方面,规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容量底线,保护好核心生态区域;

  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抓好重大生态修复和治气、净水、增绿、护蓝等工程,力争到2020年在重点生态治理区实现全覆盖;推进生态领域改革。构建起生态制度体系,加快构建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全面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科技创新制度

  改革核心: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为高原生态农牧业提供技术支撑。

  实现路径: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建立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农牧业成果转化机制,支持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扩面提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快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快优质专用小麦、耐密玉米、双低油菜、马铃薯等新品种推广,加强小麦“一喷三防”、玉米地膜覆盖、机械化深松整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建立现代种业发展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加快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青海种业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加快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

  金融制度

  改革核心:创新农牧业抵押担保体系,引导规范农牧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农牧业保险制度,为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实现路径:创新农村牧区金融体制。放宽农村牧区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牧区金融体系。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牧区;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牧区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农牧业保险体系,提高省级财政对主要农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种植业保险的承保范围由现在的23个县(市),力争“十三五”期间覆盖全省。

  金正大:半年度业绩超预期,继续坚定看好公司未来转型发展

  金正大 002470

  事件:公司发布1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6.97亿元,同比增加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4.74%,EPS为0.71元。加权平均ROE为9.03%,较去年下降2.19个百分点。其中股权激励产生的期权成本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加,公司14、15年期权成本预测算分别为832.24万元和9587.38万元,如果扣除期权成本的影响,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15年1-9月净利润为10.19~11亿元,同比增长25~35%。

  15年公司战略清晰,业绩大幅增长:1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一个新愿景、一个新平台、一个新机制、一只大队伍”,以套餐肥新产品为推广主线,以品牌建设、营销、重点县建设、渠道开发与优化和市场终端亮化等为手段,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进一步增长。公司临沭、菏泽、广东金正大(咨询 买卖)一期、金正大诺泰尔等项目陆续试车投产,大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下半年产能释放后,公司的产能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公司探索新服务模式、开展国际国内联合协作,对公司拓宽销售渠道、贴近服务客户、实现全国合理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农商1号正式上线,打造农资版“亚马逊”:分析见下页;

  推动中以农业合作,做国际化的金正大:分析见下页;

  做世界领先的植物营养专家和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维持买入-A评级:公司已经形成以新型复合肥为主,普通复合肥为翼的国内领先的产品格局,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市占率。公司的电商平台“农商1号”如期上线,看好公司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执行力。我们预测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0.73、0.97和1.18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目标价30元。

  风险提示:单质肥价格持续下跌、复合肥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农发种业:外延+转型,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农发种业 600313

  投资要点

  农发种业是中农发集团旗下唯一的种业上市平台。公司前身是中国农垦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中农资源,目前中农发集团直接、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4.43%,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农发集团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农业企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国有农业企业,农发种业是中农发集团下唯一的种业上市平台。

  中农发集团拥有大量优质非上市资产。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林地、耕地,以及优质海外资源。集团拥有50万亩耕地,90万亩林地以及180万亩草地,“大集团小公司”及唯一种业上市平台拥有资产注入的良好条件。

  短期通过外延整合实现快速增长。公司4年通过9次投资、收购,成功切入农药行业,并且实现小麦种子销量全国第一,玉米、水稻销售额全国前十。投资、收购企业均为“种业50强”或区域龙头企业,拥有包括潞玉36、扬麦16等区域龙头推广品种,短期业绩增长无忧。

  内生增长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种业以科技推动,公司旗下拥有、合作6大科研平台,在新品种研发、生物科技创新方面都具有一定实力。

  转型农业服务综合商,发挥种、药、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业务布局涵盖种子、肥料、农药,当前正逐步试水田间综合服务管理。我们认为公司当下的战略是先在局部优势产业区域布点试验,再通过各点连接成线,最终由线及面在全国铺开。

  预计农发种业2015-2017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4.81亿元、43.39亿元、47.55亿元,同比增长14.1%、24.7%、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1亿元、1.98亿元、2.35亿元,同比增长9.44%、63.7%、18.89%。不考虑发行摊薄,公司2015-2017年对应EPS 分别为0.33,0.54,0.64元(15年考虑部分河南颖泰并购利润)。考虑到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PE 水平在28倍左右,农发种业作为央企平台种业公司,市值较小,弹性更大,我们给予公司一定的估值溢价,对应30X2016。目标价16.2元,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收购资产协同效应不佳反拖累业绩;2)外延并购整合开展不顺利。

  司尔特:复合肥与磷铵双增,下半年高预期延续

  司尔特 002538

  事件:司尔特8月18日晚发布半年报,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47.88%,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67.11%,上半年摊薄eps0.20元。二季度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51.99%,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91.82%。公司预计三季度将实现净利润增速区间为70%-100%。

  公司2015年上半年利润大增67.11%,主要来自氯基复合肥、磷酸一铵的高增长的贡献,磷酸二铵、硫酸钾新品放量值得关注。公司上半年主要的利润增长来源于氯基复合肥销售增长、年产20万吨粉状磷酸一铵技改项目、年产4万吨硫酸钾项目放量,产能瓶颈突破叠加行业景气向好,公司上半年业绩预期完成兑现。其中,磷酸一铵实现收入7.56亿元(+56.64%),氯基复合肥5.59亿元(+67.67%),氯基复合肥2.33亿元(+13.80%),硫酸钾实现收入202.81万,磷酸二铵实现收入518.85万。

  主要产品毛利水平稳定,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公司的主要产品氯基复合肥毛利率15.67%,较上年同期小幅波动-0.24%,硫基复合肥毛利率23.96%与磷酸一铵毛利率18.25%,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随着公司的硫酸钾、磷矿等上游原料进入价值链,毛利水平预期逐步提高,盈利能力得到增强。由于产业链延长,毛利水平提高所负税率越高,9月恢复的化肥行业增值税增收到第4季度影响将开始显现,明年或将有比较明显对利润增速的影响;但我们测算,由于公司的成本端承压较小,对净利润的直接影响约为0.3%,公司更多的将通过向下游复合企业、经销商、消费者传导实现价格均衡。

  展望下半年的业绩,磷酸一铵的景气依旧,华东地区58%粉状磷酸一铵的最新报价(8月18日)为2400元/吨,相较出口行情火爆的6月底还小幅上涨了7.62%。于此同时,工信部治理磷肥产能过剩,意指限制磷肥新开项目,公司在贵州的磷矿与磷化工配套已基本成熟,赶上扩张的末班车,在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大环境下,有望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为70%-100%区间,体现了下半年磷铵和复合肥行情延续的强预期。

  公司增发获得证监会批文,正在筹措资金阶段,电商服务平台与新型复合肥项目建设迈开步伐。随着资金顺利募集,公司的线下服务站将陆续建成,配合数据中心的运营,展开实地的农技服务,渠道拓展有望加速。

  复合肥新的产能展开建设,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线,适应经济作物的种植需求,覆盖空白市场,是未来两年支撑业绩增长的主要看点。

  我们预计司尔特2015-2017年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7亿元、3.93亿元和4.76亿元,同比增长71.8%、59.2%和20.8%,年均复合增速48.9%,2015-2017年对应增发摊薄后EPS分别为0.34、0.54和0.65元。复合肥行业龙头积极参与互联网转型,正在从红海竞争转向集中度上升、服务为先的农实现全行业良性发展可期。目前复合肥企业2016PE平均为28倍,而公司当前对应2016年PE仅为20倍。随着司尔特产能扩张、产业链一体化成熟、电商落地,业绩成长逐步兑现,有望获得估值提升。由于公司近两年的高成长预期,给予33X2016PE(对应目前总股本的2015-2017EPS分别为0.42、0.67和0.80元),目标价22.1元。

  风险提示:大规模现金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互联网转型战略推行前期投入资金量大但成效显现需要时日,短期收益可能不达预期;磷酸一铵价格和出口需求低于预期,收入增速不达预期的风险。

  芭田股份:拟融资16亿元投资复合肥以及大数据项目,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芭田股份 002170

  投资要点:

  营销体制改革以及贵州项目拖累业绩。上半年业绩较差。预计上半年销量增速5%左右,营销体制改革以及贵州项目费用超出预期,拖累公司上半年业绩。随着营销逐步理顺以及贵州项目投产,公司业绩将逐步改善。

  拟定增16亿元,投资复合肥以及大数据项目。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元。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551.58万股,发行价不低于18.71元/股,拟用于(1)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300万吨/年聚磷酸高效生态复合肥工程二期项目。(2)智慧芭田大数据综合平台项目。(3)补充流动资金。前两个项目达产后将分别新增净利润1.47亿元,1亿元。定增实施将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芭田股份参股泰格瑞20%的股份。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甲方)、南宁泰格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乙方)以及南宁益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丙方)签署《投资协议》,在乙方全资收购丙方后,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706.25万元参股泰格瑞20%的股份。乙方承诺未来三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50万元、375万元、840万元。

  收购有利于公司“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战略布局。本次对外投资将有利公司从基地建设、种植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到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方面,提供标准化、信息化、可控制、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公司解决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推动公司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28.35元。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是0.33、0.63、0.87元,参照行业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45倍PE,对应公司目标价28.35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肥销售不达预期

  辉丰股份:产品线不断丰富的触网农化新星

  辉丰股份 002496

  细分行业龙头,历年经营稳定。

  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0年底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咪鲜胺原药生产企业,国内最大的辛酰溴苯腈原药、氟环唑原药生产企业。随着募投项目的达产,公司产品线已经拓展到中间体、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调节剂等。公司还通过积极对外投资参股、控股种子、复合肥等产品制造领域,使得农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数据显示,公司近几年来收入、利润保持了一定的增速,毛利率也维持在20%以上,经营较为稳定。

  农药行业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近年来,农药行业环境正在发生着改变,从大的环境上看,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将加速现代化农药的进程,规模化经营的农场势必将逐渐增加,由于单一种植户专业知识相对较差,对高端农化产品的需求量也较小,未来农业种植或将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届时农场经营者将会更在意科学的种植方法,届时将有效拉动高端、高效的农化产品的需求。农药结构方面,出现除草剂占比增加、杀菌剂增速明显、高效低毒农药逐步成为主流的特点,农药企业只有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线,才能摆脱产品单一带来的风险,同时不断提高高效农药的占比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一网”有望持续发力。

  “农一网”是公司联合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专门从事农资电子商务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发展2000个县域工作站运营中心与20万个村级植保信息化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推动中国农药电商的快速发展。目前该项目还处于培育期,盈利情况欠佳,未来有望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

  盈利预测及估值。

  根据三季报预告情况,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小幅调整,预计公司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87元和1.28元,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倍、20倍和14倍。选取与公司业务相近的金正大、史丹利、诺普信(作为样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样本公司2015年平均动态PE为33倍,公司估值为26倍,低于样本公司平均水平,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建设不达预期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新业务开展不利风险。

  海南橡胶:土地流转+农垦改革+国企改革龙头

  海南橡胶 601118

  投资要点

  农业是下半年A 股中少有的高景气度板块:CPI 上行、多政策推动以及人民币贬值减少进口冲击,建议超配农业板块,两条主线1)土地流转+农垦改革+国企改革;2)禽养殖板块。

  土地改革是今年必须交出答卷的几个方向之一,深改组负责落实督办,在农地贷款支持、土地流转、农垦改革等诸多领域, 都可以期待,我们猜测农业土地抵押贷款试点即将启动,土地流转将带动农业大发展,后续的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板块都值得期待。

  预计农垦改革加速推进,海南农垦系统土地最大优势在于拥有旅游和商业地产潜力:海南农垦是中国第三大垦区,公司作为海南农垦集团下属上市平台,凭借丰富的土地资源,公司将受益于农垦改革带来的土地重估价值的增长。公司拥有海南岛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有1000余亩土地经过调研适应于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在政策放开后有望加快相关土地建设,与海南旅游岛发展匹配。

  国企改革进程推进,海南橡胶成为重要试点:国企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海南也是国企改革重要的试点城市,公司作为海南省最重要的国企之一,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海南农垦集团持股70%,若简单注入集团资产将使实际流动股本比例下降,后续是否会引进战投亦是可以预期的方向。上市公司以及子公司层面的员工持股计划值得期待。

  可能具有博彩赛马概念:赛马运动很有可能将在近段时间落户海南并开始全面运作。海南橡胶股东身份将大有作为,全面受益,为公司拓宽营业模式,增加利润率带来了无限可能。

  橡胶主业在大周期底部,具有军工概念:橡胶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当前橡胶价格为1.2万/吨,高点在4万/吨,因此在未来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拖累。未来军用航空轮胎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军工概念产品毛利率较高。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5、2016年实现净利润0.96、1.50亿, EPS 分别为0.09元、0.24元,对应海南确定新一轮土地流转+ 农垦改革主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进度低于预期。

  克明面业:结构优化带动盈利好转,拐点尚待确认

  克明面业 002661

  收入增长平稳,利润增长超预期。

  201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2.66%至8.03亿,利润增长9.78%至5070万,其中Q2收入增长13.63%至4.02亿,利润增长30.79%至2737万。剔除去年Q2非经常收益影响,单季度实际利润增速更快,二季度利润增速超市场预期。

  高端产品快速成长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华东地区增长抢眼。

  收入结构:营养面同比增长57.3%至5630万,强力面同比增长11%至2.45亿,高筋面增长2.37%至1.47亿,如意面增长9.74%至3.33亿。其中营养面的价格比其他产品高30%左右,毛利率比其他产品高5-10个点,我们预计主要由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增长较快带动,华东区域上半年增长28.9%至2.4亿,占其总体收入30%。发达区域发力带动产品结构升级,从而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但是否盈利拐点真正到来还需等待确认。

  上半年毛利率提升1.3pct至22.8%,其中Q2单季度提升了3pct至23%,主要由于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营养面的增速超过50%。期间费用率提升0.3pct至14.5%,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提升1/-0.61/-0.13pct,净利率下降0.17pct至6.3%。其中Q2单季度净利率提升0.89pct至6.8%。

  我们认为是否盈利拐点真正到来至少还需要等待几个季度确认。同时由于去年下半年利润基数极低,预计下半年利润同比增速继续加快,还需要看环比利润改善情况才能判断是否拐点真正来临。

  行业集中度提升决定龙头有长期成长支撑,品牌化是盈利提升关键。

  公司在商超渠道市场占有率20%左右,全渠道市场占有率仅5%,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支撑龙头长期超行业增长。长期看,挂面从农产品属性到消费品属性转变是未来公司盈利拐点的关键:未来克明的成长逻辑分为两段,第一为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后行业持续去产能的背景下龙头享受到的集中度提升,这一阶段是其跑马圈地阶段,收入成长性好于利润成长性,第二阶段在于消费者对挂面消费从农产品向消费品属性转移带来克明品牌溢价的提升,这一阶段,收入成长性下台阶,但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利润成长性好于收入。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对盈利能力改善的贡献,我们上调公司2015年EPS至0.94元,2016年EPS为1.27元,不考虑摊薄当前估值分别为46、34倍,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已相对合理反应公司基本面,给予“增持-A”评级。

【内蒙古农牧业厅】深化农牧业改革 “十三五”锁定五大制度 7股爆发

http://m.joewu.cn/keji/32477/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脑工程新闻_中国版人脑工程望启动 四股绝佳布局良机
下一篇:【科学突破奖】科学研究突破:量子存储 挖掘7股赚钱机遇!
Copyright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