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农业银行股票行情沪股_今日股票行情最新消息:今日股市猛料点评(10/24)

银行  点击:   2018-11-19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10月24日讯

  重要新闻点评

  银监会: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

  21日召开的银监会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传递出多个重要信息,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包括严控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等。

  此外,会议还提到要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相关工作,推动投贷联动试点,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等。  

今日最新股市新闻

  上述信息显示政策导向有了微妙变化。银监会在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展望下半年工作计划时并未提及房地产,但此次会议则用较大篇幅提示了这一领域的风险。

  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并提出七方面要求,其中之一是要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

  审慎开展与房地产中介和房企相关的业务;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

  简评:火热的“金九”刚过,就在地产商和房产中介为“银十”摩拳擦掌之际,突然一大波房产调控政策袭来,全国楼市迎来调控新政的狂轰乱炸。

  从9月30日晚间至10月8日,短短9天时间,北京、天津、苏州、成都、合肥、南京、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随着东莞、珠海和福州三座城市也重启限购、限贷,本轮加入楼市调控行列的城市达到21个。

  再加上银行资金的收紧,进入房地产的资金将减少,有部分资金将流入股市,有利于A股获得增量资金!中财网

今日最新股市新闻

  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简评:十八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至此,“从严治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智慧党建”概念正是资本介入的具体着眼点。

  相关概念股如飞利信、榕基软件、人民网、数字政通、美亚柏科等值得关注!中财网

  新三板股票退市新政征求意见:11种情况将被强制摘牌

  新三板强制摘牌制度很快就要出现了!

  10月21日晚间,中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

  《终止挂牌细则》分六章三十二条,对细则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主动终止挂牌及强制终止挂牌的情形及操作程序、投资者权益保护、监管措施及罚则、摘牌后重新申请挂牌、信息披露及相关主体职责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简评:有律师表示,虽然此次股转公司对突然发布退市制度颇感意外,但标志着新三板常态化、市场化的退市机制就此开启。中财网

  主力动向曝光

  9月公募基金规模突破8.83万亿 创三大历史新高

  尽管A股市场进入千股横盘时代,但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却在委外资金助推下再创新高。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9月末,公募资产规模已经突破8.83万亿。

  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突破1万亿,混合型基金规模突破2万亿,这三个数据均刷新历史纪录。

  公募资产规模破8.8万亿

  根据数据,截止9月末,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资产规模达到8.83万亿,较8月末增长了3057.32亿元,增幅为3.59%,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这8.83万亿元资产由107家基金管理公司和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12家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1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

  早在今年8月份,公募基金资产就达到8.53万亿元,超过了2015年12月末创下的最高水平8.4万亿,已经刷新历史高点,9月份,公募资产规模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公募资产规模破10万亿也是指日可待了。

  分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是规模破新高的主力。9月份,全市场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达到119只,进一步超过8月份117只新设的水平。其中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为48只,债券型基金38只,股票型和货币型分别为8只和7只,QDII基金1只。

  而债券型基金的“吸金能力”较混合型基金更胜一筹。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604.92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1505.32亿元,较8月份的增幅分别达到16.27%和8.11%,而货币型基金缩水982.94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减少36.19亿元,QDII增长23.66亿元。

  受此影响,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分别达到1.15万亿和2.01万亿元,双双同样创出历史新高。9月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创出了三大历史新高。(金融投资报)

今日最新股市新闻

  197亿股股权冻结背后 68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链堪忧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被法院冻结的案例在资本市场上屡见不鲜,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10月19日,宝光股份公告称,北京融昌航持有公司的6.42%无限售流通股份,被轮候冻结三年。

  据了解,北京融昌航曾为宝光股份控股股东,在入主宝光股份的两年多里,进行过四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

  今年开始,北京融昌航逐渐减持公司股票,此后,所持大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被迫交出控股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大股东被冻结的股权,则反映出它们的资金链面临一定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股权被冻结,说明它们的资金链堪忧。

  年内197亿股股权被冻结

  媒体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147条有关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被冻结的公告发布,涉及上市公司74家,被冻结的股权合计217亿股,刨除19.86亿股解冻股权,截至10月22日,年内仍有197亿股股权仍在冻结中,涉及上市公司68家。

  数据统计显示,中央商场、浙江广厦、顾地科技、皇氏集团、抚顺特钢、宝塔实业、*ST山水、建新矿业、美丽生态、宁波中百、全新好等68家上市公司股权被冻结。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被多家公司轮候冻结。

  数据显示,年内中央商场发布的6条有关股东股权冻结的公告中显示,股东祝义财、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权均被冻结中。

  据中央商场10月15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近日,公司接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通知,公司股东江苏地华和祝义财与前海万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因融资纠纷案,分别被司法冻结的166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50%)、4766874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51%)均于2016年10月13日解除冻结、轮候冻结。

  不过,虽然上述股权冻结被解除,但是,东祝义财、江苏地华的股权仍在冻结中。

  公司公告显示,本次解除冻结之后,江苏地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尚被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冻结、轮候冻结中。祝义财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尚被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西部信托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冻结、轮候冻结中。

  值得一提的是,祝义财打造的雨润集团近年来主营业务出现亏损,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以及现金回笼欠佳,雨润正逐步滑入债务危机中,也将旗下上市公司中央商场拖入困境。

  控股股东解冻后仍然被轮候冻结的不止中央商场,6月29日,珠海中富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解除司法轮候冻结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解除了捷安德所持本公司1464732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39%)的轮候冻结,并于2016年6月28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了上述股份解除轮候冻结手续。

  经公司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股份冻结数据系统中查询了解到,控股股东本次解除的司法轮候冻结为上述第六项司法轮候冻结。本次司法轮候冻结解除后,控股股东仍存在11项司法轮候冻结。

  控股股东担保惹官司

  根据统计显示,68家股东股权被冻结的上市公司中,按照证监会行业划分来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类上市公司居多。

  另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的公司中,来自ST的公司有13家,而有的上市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表现乏力。

  另外,有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为担保而陷入官司中,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

  10月17日,丰华股份和隆鑫通用两家上市公司各发布了一份内容极其相似的公告,由于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隆鑫控股重庆捷程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捷程)与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信托)给2013年1月份签署,总额8.1亿元的融资合同提供了担保。

  而截至目前,重庆捷程尚有约3.7亿元本息未能按期偿还。因此,为重庆捷程担保的隆鑫控股所拥有的上述两个上市公司股份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予以司法冻结。

  公开资料显示,隆鑫控股为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截至上述两份公告发布之前,隆鑫控股持有丰华股份股份总数为6001.6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1.92%,此次被全数冻结;持有隆鑫通用股份总数为41377.6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8.99%,此次被全数冻结。

  因担保而惹上官司,如今股权被全部冻结,对于隆鑫控股来说只有郁闷的份,一旦重庆捷程融资款没有能力偿还,意味着隆鑫控股当一回“冤大头”。

  不过,从上市公司发布的最新发布的股权冻结进展来看,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公告显示,根据约定,在按时、足额收到3亿元人民币后,中融信托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办理解除对隆鑫控股持有的隆鑫通用和丰华股份股份的司法冻结,司法冻结解除后案件各方当事人以和解方式结案。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多次被冻结的大多是属于大股东经营问题导致,大股东所持股权涉及司法纠纷,容易给上市公司带来股权结构的不稳定,并且可能引起日常经营的不稳定、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媒体记者表示,在大股东遇到经营危机的案例中,目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传统行业在产能过剩催生所享受的红利目前已经透支过度,导致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遭遇经营困难。

  沈萌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除了正常的司法纠纷外,还有两种可能,有些是在前一波疯牛行情中过度抵押炒股,目前市场疲软导致资金链断裂,另外,也有一些卖壳交易中为了规避传统过程中的严苛审查而采用司法冻结并抵押转给买壳交易方。(证券日报)

今日最新股市新闻

  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科华生物:产品线布局齐全,内生加外延业绩可期

  销售策略调整,助力公司业绩恢复。公司从去年开始对市场策略进行调整,细化内部激励与创新举措,各条业务线的业务团队均以终端需求为主,仪器和试剂销售团队更紧密结合;

  挖掘市场存量仪器,充分利用已有仪器,带动试剂销售;设立多次层奖励标准,激励经销商业绩增长,提高了经销商的忠诚度和积极性。2016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增长19.06%,扣非后净利润增长26.71%。

  生化诊断不会被替代,封闭式是未来趋势。生化诊断在特定检测项目上具有时间和成本优势,不会被免疫完全替代。

  目前,国内生化产品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并存,半开放产品主要根据具体检测项目来定制。未来由于对测量准确度要求的提高和企业对仪器与试剂捆绑销售的需求,生化产品向封闭式转变是大趋势。

  收购TGS,加强化学发光产品。TGS的化学发光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同时与科华既有产品形成良好补充。

  科华通过收购TGS,将着重吸收TGS化学发光技术,目前平台转移和技术对接都在进行当中。科华积极丰富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菜单,目前已拿到29种注册证,年底计划拿到40种注册证,目标是取得60种化学发光产品注册证。

  分子诊断爆发增长,出口业务有望恢复。公司血筛产品业务中标15个省市、60个终端、包括11个省级血液中心,带动上半年整个分子诊断业务爆发式增长135%。

  我们预计公司血筛业务仍将维持良好势头,享受中标带来的持续性试剂销售保障。受原材料供应商违约影响,公司与WHO合作的HIV金标试纸业务暂停出口,3月份,WHO已对科华完成了现场核查,结果得到认可,目前处于WHO最后内审阶段。

  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59亿,3.08亿,3.86亿,EPS为0.51,0.60,0.75,对应PE为46X,39X,31X。

  科华生物全面布局生化、免疫、分子诊断领域,是为数不多的仪器与试剂齐头并进、产品多样的体外诊断公司。随着内生与外延的不断加强,公司未来业绩可期,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风险提示

  HIV金标试纸业务恢复不达预期(东兴证券)

  中钢国际:集团"债转股"获批对公司重大影响分析

  "债转股"逻辑预期差大:中钢集团是公司控股股东,2014年发生债务危机,2016年9月债务重组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我们认为集团"债转股"方案获批将给公司带来全方面的巨大变化,包括政府支持力度、集团对上市平台的重视程度、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大幅改善及估值修复等。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债转股"受益逻辑认识还不够清晰,甚至有一定误解,预期差较大。

  影响一:首例央企"债转股"示范效应大,政府对集团支持力度加大。债转股是政府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重点保护行业龙头和优质资产,助力其升级改造和转型。

  中钢集团作为国务院首个批准的"债转股"央企,得到了银监会、国资委及金融机构的支持,示范效应大,国务院对其成功与否重视程度高。

  我们认为中钢集团"债转股"的成功至少包含两层含义:1)中钢集团实现改革脱困;2)银行债务得到偿还或实现增值,因此作为首例"债转股"央企,我们认为中钢集团未来有望得到政府更多支持。

  影响二:集团对上市公司更为重视,或受益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中钢集团旗下有中钢国际、中钢天源两个上市公司,我们认为,相较而言中钢国际盈利能力更强、规模更大、业务持续发展能力更高,上市平台更为优质。

  "债转股"方案获批后,集团对中钢国际的上市平台重视程度有望提高,对其市值诉求更强,而中钢国际也有望充分受益集团"债转股"后的内部资源整合。

  影响三:融资环境显著改善,业务承接能力显著提升,订单落地有望加速。集团债务违约引发银行对集团及其子公司的抽贷清退或压缩贷款规模,对中钢国际来说影响较大:1)融资能力受限,资金瓶颈明显;2)订单落地放缓,尤其是海外订单占比超过70%的当前时点,更是如此。

  集团债转股方案获批,有望使公司重新获得大型银行授信,融资能力大幅提升,订单落地,尤其是海外订单落地有望加速,进而带动公司业绩爆发。

  影响四:集团品牌形象重塑,利于公司业务拓展及估值修复。我们查阅众多PPP项目招投标文件发现,很多项目对企业有着良好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等要求。

  控股股东中钢集团爆出债务违约,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相关业务的开展。集团债务重组获批,有助于其品牌形象重塑,利于公司业务拓展。

  此外,受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影响,集团债转股获批也对公司估值修复产生积极影响。

  重申"买入"评级:预计公司16-18年EPS分别为0.68元、0.99元及1.19元(考虑增发摊薄),考虑:1)长、短期发展逻辑均有较大预期差,国际化及多元化为公司夯实持续增长之路,存量订单饱满,且集团债转股及PPP业务拓展将有助于公司潜力爆发;

  2)中高层员工以14.31元/股价格参与定增,股价诉求及业绩释放动力强;3)公司估值相对较低,业绩迎拐点,涨幅相对较少,3D打印、环保、债转股及PPP等催化剂较多。给予17年20倍动态市盈率,6个月目标价19.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政治经济风险、汇率风险、新兴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海通证券)

今日中国农业银行股票行情沪股_今日股票行情最新消息:今日股市猛料点评(10/24)

http://m.joewu.cn/licai/9715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0月24日今日澳元对人民币汇率_10月24日今日澳元对人民币汇率实时行情一览表
下一篇:[10月24日今日英镑对人民币汇率]10月24日今日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实时行情一览表
Copyright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