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热点追踪哥的个人主页]股市热点追踪:周末上市公司重磅新闻汇总

热点  点击:   2016-06-01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07月2日讯

  二股东折价套现走人 *ST宏盛重组或生变

  关键时刻,*ST宏盛二股东张金成再次选择了“溜号”套现。由于上市公司停牌重组已经超过300天,且透露该事项属于资本市场重大无先例,由此张金成此番开溜是否预示*ST宏盛重组成败变数不小?

  此外,即便重组成功,由于公司属于高位停牌,因此张金成选择折价减持,是否预判股票复盘或补跌而有意给接盘方留下操作空间?这些谜团都亟待一一解开。

  *ST宏盛今日披露,公司二股东张金成与拉萨知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拉萨知合”)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张金成拟将持有上市公司805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以13.85元/股价格转让给拉萨知合,交易对价合计1.11亿元。

2016热点新闻

  本次权益变动之前,拉萨知合未持有*ST宏盛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拉萨知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张金成持股比例则降至6%。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张金成第二次“开溜”*ST宏盛。早在2013年,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张金成在上市公司与山西天然气重组事项“卡壳”时,大举减持800余万股,提前“溜号”。而结果,上市公司重组以失败告终。

  由此来看,本次简单交易的背后或同样暗藏不可告知的秘密。尽管张金成声称出让上市公司股票目的是为满足个人其他投资需求,而拉萨知合也低调表示接盘是为支持上市公司发展,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满足公司未来发展需要。

  但记者发现,正处于高位停牌的*ST宏盛谋划重组时间旷日持久,虽然重组对象锁定新三板公司华侨城文旅,但由于该事项属于资本市场重大无先例,且恰逢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欲给“炒壳”降温,种种迹象、线索或暗示*ST宏盛此次重组依然存在重大变数。

  由此二股东选择折价转让手中部分股权,逻辑上完全行得通。

  据查,2015年8月21日为*ST宏盛股票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彼时沪指处于3500点高位附近。视线拉回到现在,沪指已退守2930点,停牌期间跌去570点,如若不推出亮眼的重组方案且过关,*ST宏盛股票复牌必定补跌。

  事实上,虽然公司2015年12月已先行披露与华侨城文旅的重组方案,拟以“资产置换+定增+现金”方式作价16亿元购买华侨城文旅100%股权,构成借壳上市。

  但就在今年3月,*ST宏盛又补充披露称,本次重组涉及华侨城文旅“从新三板退市及华侨城A的业务分拆,可能涉及分拆上市,该事项属于重大无先例,公司已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咨询,正在审慎论证中。”至此,公司股票仍处于停牌中。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重组方案已经披露却迟迟不肯复牌,又恰逢证监会对《重组办法》重新修订,严审借壳上市,给“炒壳”降温,公司能否重组成功已经令人生疑。现在二股东折价转让股份,明显是不太看好这个方案可以过关,更何况公司停牌前股价已经炒到了高位。

  的确,张金成此次转让价格为13.85元/股,较*ST宏盛停牌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5.38元折价了9.95%,恰好覆盖一个跌停板的跌幅。(上证)

  两投资人起诉万科 法院已收案

  日前,“宝万之争”跌宕起伏,有关万科股权之争一度甚嚣尘上。与此同时,中小投资者对此次董事会决议提起维权之诉,引起业内关注。

  2016年6月28日,由上海天铭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郭捍东律师联合代理上海投资者袁女士、张先生(分别持有10000股和11100股)诉万科撤销董事会决议纠纷两案,分别为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收案,目前正等待法院正式受理。

  两位律师均表示,上述两案的诉讼,为证券市场维权律师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的公益性法律服务,与万科内部大股东之间利益之争无涉,也不持立场。

  质疑是否履行

  法定信披职责

  2016年6月17日,万科举行了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其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的十二项议案。会议应到董事11名,亲自出席及授权出席董事11名。

  会中,独立董事张利平先生以其本人任职的美国黑石集团正在与万科公司洽售在中国的一个大型商业物业项目,带来潜在的关联与利益冲突,存在关联关系为由,申明回避表决。由于张利平先生的回避表决,导致表决议案的基数改变,全部十二项议案在7:3的情形下得以通过。

  此结果一公开,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并引发对万科此次董事会表决结果有效性,以及相关程序适用是否恰当,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的巨大争议,并进而质疑独立董事张利平先生是否有回避表决的权利。同时,万科及其张利平先生也被质疑是否履行法定的信息披露职责。

  2016年6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万科发出《关于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对通过的《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涉及的重组中评估问题及独立董事张利平回避表决事项作出问询。

  2016年6月27日,万科公告《关于收到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告》及提案,提及公司其他大股东因对通过《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不满而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请求撤销董事会决议

  宋一欣律师表示,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独立董事张利平先生,在“疑似”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在万科公司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之前未及时信息披露,却简单以存在关联关系为由,申明回避表决;

  万科在知悉独立董事张利平先生“疑似”存在关联关系情况下,既不安排公司董事会专项审议其申明,又不及时予以信息披露,也不推迟对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的十二项议案的表决,而是放任其回避表决。

  因此,宋一欣律师认为,此项行为及其“通过”的十二项议案,构成了对广大万科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侵犯。据此,律师认为,两案涉及的董事会决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应当撤销的董事会决议。

  宋一欣律师表示,依据《公司法》,《证券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等的规定,以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约定,作为袁女士、张先生的代理律师,特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销万科公司第十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的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律师向法院提交《关于设立专家陪审员的建议函》。建议函中称,鉴于上述两案在法理上具有一定的学理复杂性,为便于审理考虑,建议法院遴选具有公信力兼具《证券法》与《公司法》研究能力的专家教授,作为上述案件的专家陪审员。(证券时报网)

  新阳洲业绩承诺成泡影 中水渔业全年利润恐受殃及

  本以为娶进门的是一位美娇娘,结果却发现嫁进来一个蛇蝎女,中水渔业2.2亿元的彩礼不仅血本无归,还可能连累公司今年利润出现下滑,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并购标的公司新阳洲原实际控制人张福赐几乎“掏空”了该企业,导致业绩承诺未达标且至今仍未履行该义务。证监会在一个月前已对中水渔业展开立案调查,上市公司经营风险陡增。

  中水渔业今日确认了张福赐未能履行2015年业绩承诺,称截至6月30日,公司未收到张福赐的回函,也未收到张福赐2015年度业绩承诺差额的补偿款。中水渔业同时确认,新阳洲与工行厦门湖里支行借款纠纷一案,厦门仲裁委员会已经裁决新阳洲向该行偿还相关借款。

  6月30日,新阳洲收到厦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要求新阳洲应自裁决书生效之日起5日内向工行厦门湖里支行偿还借款本息合计3844.41万元,并承担案件仲裁费及财产保全费,张福赐、达元海洋食品等承担连带责任。该仲裁裁决书目前已生效。

2016热点新闻

  回溯历史,2014年至2015年间,恰逢中水渔业和新阳洲收购过渡期,期间新阳洲先后与工行厦门湖里支行签订了4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计3456万元,期限为6到12个月不等。

  新阳洲、达元海洋食品、张福庆、张胜辉、张福赐、张淑珠、厦门柏绿农产品有限公司等提供了担保。但由于新阳洲未按期还款,工行湖里支行向厦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并获得受理,霞浦县人民法院随即查封了达元海洋食品抵押的工业用地。

  对于厦门仲裁委的上述仲裁结果,中水渔业今日表示该案有可能使新阳洲的资产被查封,导致新阳洲生产经营处于全面停滞状态,同时对上市公司2016年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财务上的亏空或许可以借助各种渠道来弥补,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却是当下中水渔业最棘手的问题。6月2日,上市公司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决定对中水渔业进行立案调查。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厦门公安局已经对张福赐涉嫌挪用资金案展开立案侦查,因此证监会的调查很大可能也是缘于新阳洲及张福赐涉及的多起财务诉讼案,以及张福赐未按规定履行业绩承诺这一事件,现在公司肯定是一团乱麻。

  根据中水渔业收购新阳洲55%股权交易时的相关约定,张福赐承诺新阳洲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324万元,并承诺在新阳洲未达到承诺的净利润时,在2016年6月30日前将不足部分以现金方式补齐。然而,实际上新阳洲2015年巨亏2.57亿元,与此前承诺的数额相差近3亿元,而且恐怕又要面临资产被查封的绝境。

  对此,中水渔业表示,因公司无法确定张福赐是否认可业绩承诺差额的补偿款,故公司对该笔业绩差额补偿款暂时无法进行账务处理,2016年半年报将对此或有事项根据进展情况进行充分披露。(.上.证 .黄.群)

  中海并购中信清单出炉:千亿资产包隐含"瑕疵"

  就在万科股权之争悬而未决之时,一宗“巨无霸”级地产并购也在悄然推进。

  6月29日,中国海外发展公告了与中信并购的相关细节。按照公告,中海将获取中信分布在国内24个城市的126个项目,涉及建筑面积2352万平方米,项目总估值超过千亿人民币。

  在此之前,双方已经敲定了此次交易的条件:中海以已发行占股本约10%的股份及资产作为对价,交易额为人民币310亿元。交易完成后,中信将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中海第二大股东,并有权提名一位非执行董事。同时,中海将价值61.49亿元的物业资产转让给中信。

  若从标的价值来看,这将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交易。业内人士分析,这笔巨额交易虽物超所值,但仍存“暗礁”,将给中海的整合带来巨大挑战。同时,近几年大体量交易的频繁发生,也预示着中国房地产大规模并购时代正式到来。

  巨额标的

  随着公告发布,这份“华丽”的交易清单终于亮相。

  中信共把旗下126个房地产项目转让给中海,截至今年4月30日,总价值为1096.39亿元人民币。包括已竣工待售的项目54个,正在开发中的项目31个,未开发项目41个。以住宅为主,部分包含一定的商业、公建等配套面积。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155万平方米,其中,中信持有的总权益建筑面积约2352万平方米。按照中金公司的报告,此次交易完成后,中海的权益土地储备将从3850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增加至6200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可使中海的土储稳居全国开发商前五。

  从区域分布来看,总建筑面积的45.4%位于华南地区,16.1%位于华东,15.2%位于华北。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地仅占13%。

  中金公司指出,超过80%的土地储备位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中约21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海计划重点渗透的十个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苏州、青岛、大连、天津、成都)。按照公告的说法,这部分土地将“充实中海现有的集中于一线及二线城市的物业组合”,并“对集团的未来发展有重大裨益”。

  交易完成后,中海的总资产将从约4272.37亿港元增加约36.3%至约5822.48亿港元。由于交易未涉及现金,中海的净借贷水平将保持低于40%,负债率仍处于行业低水平。

  严格来说,目前这笔交易仍然只在理论层面。按照公告,中海将于7月20日召开股东大会,对此次交易进行最后表决。

  与此同时,中信还需将标的资产(主要来自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地产)进行整合,并重组到一家公司中,然后整体转让给中海。纳入重组的部分,除上述房地产项目外,还有部分投资物业及自持酒店等物业。据21媒体记者了解,目前该项整合正在进行中,预计本月内将完成。

  中海外主席兼行政总裁郝建民在3月1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相关部门的流程等工作顺利,预计交易可以在5-6个月之内完成。也即,完成时间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

  “双刃剑”

  摩根斯士丹利、瑞银、中金等机构均对此项交易给予正面评价,认为其对中海夯实土地储备、提高股本回报率和销售规模大有裨益。且就此前确定的交易成本而言,可谓物超所值。

  在中国房地产界,中海以极强的成本管控能力著称,但这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海的整体利润率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价格日渐高企的土地市场,中海的拿地难度越来越大,并制约了其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

  2015年,中海房地产销售额为180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不到1500亿元,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五。但若不考虑此次交易,中海的土地储备面积明显低于同级别的绿地、恒大、保利,后劲相对不足。

  在上述两个方面,此次交易均可进行有效弥补。

  中金公司指出,在2014年和2015年,此次交易的地产组合毛利率分别为21.36%和17.72%,这主要受累于不合理的施工成本(约6000元/平方米)和资金成本(有效利率约为8%)。因此,该交易有望释放巨大的毛利率空间,使之上升到约30%。

  该机构还指出,大量资产的注入,还将改善项目周转率。预计中海在今年的签约销售额有望达到2200亿港元(约人民币1889亿元),同比增加21.8%。

  但隐患仍在。这份资产包含有627.8亿港元的净负债,虽然相比于剔除净负债之后的估值,交易价格仍有约40%折让,但这部分负债将可能提高中海的整体负债水平。

  与此同时,这份资产包中的部分项目存在较大去化压力,主要表现为位于三四线城市,或体量过大。其中,天津津南区一宗未开发住宅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达221万平方米,成都、青岛、九江等地亦有百万平方米级别的未开发项目。

  因此,按照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的观点,此次交易的关键问题,不在于交易价格、股权比例等表面因素,而在于交易之后中海的整合能力,这将是判定交易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海未来的发展。

  他还认为,过去两年,无论在房地产公司股权还是项目层面,大体量的交易不断出现,这也说明,大房企之间的整合正在加快。随着供应整体过剩、平均利润率下降,房地产“白银时代”正式到来,这种趋势也将成为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敏)

  一汽股份违约事件持续发酵 谁能为一汽解锁

  一汽股份违约事件持续发酵 一场没有赢家的“公投”

  6月27日,当万科的股东大会被万众瞩目之际,一汽轿车(000800.SZ)2015年度股东大会也如期召开。作为此次股东大会的焦点,第12项议案即“一汽轿车控股股东一汽股份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议案”在当天的股东投票中,未获通过。在大股东一汽股东回避表决下,一汽延期承诺议案仅获得288.2万股赞同,反对2.39亿股,弃权388万股。对此,一汽轿车方面表示,会和大股东沟通,而做出的解决同业竞争承诺不会撤销,会继续执行,但并没有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虽然该议案被否决,但其实这件事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在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张欣看来,只有一汽股份内部的问题得到了真正解决,才是对股民真正有益,“一切都应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2016热点新闻

  低温发酵

  从6月3日一汽股份发布延期3年解决同业竞争的公告后,二十几天里一汽股份相继接到了深交所、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的关注函。而比监管部门的关注函更为抢眼的,是此前第一时间对一汽股份喊话的明曜投资提交的一份颇有分量的临时议案。

  该议案内容显示,如果第12项议案(《关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议案》)没有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由于一汽股份在原承诺期限内履行承诺几无可能,则一汽轿车董事会应当在保留全部法律权利的前提下,在本次股东大会闭会后10日内,通知并公告要求一汽股份在180日内向一汽轿车提出解决同业竞争的完整方案并在合理期限内(最多不超过90日)完成。如果上述要求未能在公告后10日内获得一汽股份的同意,则一汽轿车董事会应当在此期限届满之日起10日内就一汽股份未能在承诺期限内履行承诺而给一汽轿车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并予以公告。

  但这份单方面的“倒计时”,随后被一汽轿车以“不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要求”而否决,原因是“明曜投资所提临时提案所附112位股东授权文件中有108位股东委托书为复印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一汽轿车股东大会并未像外界预想般的“热闹喧嚣”,据现场一位参会股东介绍,“参会的只有十几位,没有预想中的多。”而远在天津的一汽夏利股东大会也显得异常平静,仅有的3名散户投资者按正常流程提前进入了会场。

  尽管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在会后对媒体表示,“投出赞成票的占比不足2%,可以说这是压倒性的结果,这是广大中小股民的胜利”,但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次“公投”却有不同看法。有券商称,其实此次事件中最失败的还是中小投资者,包括私募们,“由于一汽股份在此前所做出的承诺并没有条件限制,既没有赔偿限制也没有补偿承诺,因此现在还不能就此判断中小股东已经胜利了。现在不是舞照跳,马照跑吗?”

  “炒”字背后

  在一汽股份违约事件持续发酵的二十多天里,明曜投资一直高调地站在台前。此前有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明曜投资如此高调,或许不排除自身炒作的成分,之前有几个人知道‘明曜投资’?”虽然此观点略显偏激,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按照“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规则,明曜投资维权的诉求的确有些站不住脚。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不是保护其不赔钱。股市一个‘炒’字足以说明一切,股市中应以投资的心态来对待。此事件中不应打着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旗号,或对此用片面的认知来处理问题。”张欣的观点随即得到了另一分析师的认同,“由于投资者相信‘不可撤销承诺’,提前购买大量股票,如果要推迟3年上市,投资者无法承受损失并投出反对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采访中,不少证券分析师的观点如出一辙,即杜绝让“表面的正义和激情,掩盖了真正的公正和客观”。

  与中小投资者频频发声不同的是,持有一汽的部分机构投资者一直处于“默声”状态,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愿赌服输”的心态。公开资料显示,一汽股份违约事件可谓牵涉广泛。数据显示,一汽轿车一季度被13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合计持股5547.01万股。有媒体报道称,自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两家公司6月6日复牌至今,仅“私募大佬”王亚伟旗下的产品浮亏金额就高达2.37亿元。

  “私募基金们如果坚持不同意延期,其结果很可能是‘双输’。但是如果一汽股份不能转变思维,另谋良策,别说是延期3年,就算是延期30年,问题恐怕会依然如故。此时需要的是当事各方能够具有足够的智慧,寻找合适的中介机构,方能早日谋得解决问题的真正良方。”张欣表示。

  谁来解锁?

  实际上,明曜投资也希望一汽股份尽快在适当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尽快履行承诺,解决同业竞争,最终实现多方共赢。曾昭雄指出,假如良好的愿望还是不能兑现,那么将保留法律方面的必要权利,当然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然而,到哪去寻找良方,谁又能为一汽解锁呢?

  在此次一汽轿车股东大会上,一汽轿车董事长安铁成表示,“一汽改革的困难很大,而这种困难又不完全在一汽内部。”安铁成在回答现场股东提出的关于一汽集团主辅业分离,实现上市问题时称,“一汽是企业办社会的前身,一汽有自己的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有类似于市政、绿化这样的职能部门,还要考虑员工家属的安置以及稳定……”而对于目前一汽股份的现状,国资委有关负责人的回应是:原则性意见是有的,但是需要企业拿出具体的方案,国资委只是起审批的作用,不会拿具体方案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真正平衡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两个平台不同的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取向,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再考虑作为央企,国资委的态度和意见也是不能忽视的。此时再人为地做出时间限定,在博弈中其结果可想而知,当年中国石化处理上海石化和仪征化纤就是前车之鉴。

  “按照目前的规定,必须由券商这样的中介参与才行,也就是属于‘通道业务’。”张欣认为,“首先,要想明白一汽为什么一定要上市?是上市重要还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重要?不上市就不能很好地运作了?其次,用什么样的方式上市?何为整体上市?为什么要整体上市?在明确了这些以后,就可以定方案了。否则上市方案都没法确定。”据悉,作为上市进程中的关键角色,券商在一汽的上市进程中屡次更替,国泰君安、瑞银、光大、海通、中信,都曾参与其中,但上市方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不可否认,这次由中小股东引发的“公投”将在A股市场留下标志性意义的一笔,只是期待此举能够真正推动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健全、信任机制的完善,相信届时“双赢”才可期。(华.夏.时.报 翟.亚.男)

  新规下万科归队 短期股价或补跌

  昨晚,停牌已逾半年的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A股股票将于下周一开市起复牌。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近期多家大盘明星股复牌后连续下跌,以及万科复牌前高估值等原因,公司复牌后补跌的概率较大。依据万科A在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交易所两个指数理论上的大致跌幅为0.45%~0.67%。不过也有乐观派人士认为,万科A股价短期的下跌对于长线投资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万科在胶着的万科股权之争局面中投下“重磅炸弹”。昨日晚间,万科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复牌提示性公告》,公司A股股票将于7月4日复牌。此前,万科A自2015年12月8日下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此外,万科还发布2016年六月份销售及近期新增项目情况简报。

  万科A同时在深交所发布《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稿)。其中第五条规定,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大会不得无故解除董事职务。这恐怕是针对此前宝能系罢免万科全部董事的要求。

  同时,万科发布重组预案(修订稿),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地铁集团持有的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公司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对价,初步确定对价股份的发行价格为每股15.88元,为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3.61%。据此计算,万科将就本次交易向地铁集团发行2872355163股A股。

  公告显示,万科销量并未受股权之争影响,2016年6月份实现销售面积32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24.0亿元。2016年1~6月份万科共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409.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900.8亿元,即将迈入“两千亿”阵营。而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监测显示,恒大、碧桂园、绿地、保利紧随其上,迈进千亿阵营。

  现状:大市值个股复牌后出现跳水

  针对A股上市公司的停牌乱象,沪深交易所5月27日曾经公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月等新规。交易所新规发布之后,有部分上市公司扎堆复牌。因此,万科此次复牌归队,被业界认为和交易所新规有很大关系。

  而近期大部分个股由于在去年股指高位阶段开始停牌,其间A股大跌,错过下跌行情,近日虽然利好复牌,出现补跌趋势,股价跌停。其中还包含了暴风集团和乐视网等“明星股”,而且都是对市场影响甚大的大市值股票。

  定增被否的暴风集团于6月8日复牌。该股开盘后股价一度跳水跌逾3%至最低65.30元/股。截至6月14日收盘,暴风集团报57.09元/股,创下自2015年10月以来的新低。

  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2015年12月7日开市起停牌的乐视网自6月3日复牌至14日,股价比去年12月4日停牌时下跌了24%。

  此外,A股中最大的停牌“钉子户”建发股份在沉睡了一年后终于6月14日复牌,公司股价连续三天跌停。

  记者了解到,相比去年7月份股市大幅调整之前,现在的A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复牌感觉到很茫然,不知道是继续停牌好还是复牌好。“现在市场低迷,复牌也是补跌,搞不好就连续跌停,如果等了这么久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实在闹心啊,还不如继续停牌了”,有投资者对此很纠结。

  走势预测:复牌后短期补跌或近三成

  对于万科复牌后的走势,“补跌的可能性很大。”本地一位券商人士认为。

  记者获悉,万科A停牌以来,万科港股就从22.90港元大跌至14.58港元,跌幅达到36.33%。按万科H股110.40亿股本计算,市值蒸发超过900亿港元。而万科A在2015年12月18日的时候停牌的,从万科A停牌后一个交易日算起,停牌期间深成指跌幅24.85%,万科A至少有24.85%的补跌需求。综合以上两大因素来看,大多数市场人士预计万科A复牌后的跌幅将达到30%左右。

2016热点新闻

  万科A停牌前也正好是市场炒作“宝能举牌概念股”的最热闹时期,股价从15元左右上涨到复牌前的24.43元。那么复牌之后大概率涨幅也要被抹掉,长期走势将回到15元。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万科复牌经历了短期下跌之后也有可能给大盘带来“利空出尽”之后的契机。

  业内

  王石破釜沉舟去留成谜

  万科忽然宣布复牌,使得此前业内一直猜测的王石很有可能“下课”多了一重变数。

  天风证券广州营业部总经理廖伟华认为,王石此举可谓是“破釜沉舟”,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旦复牌,万科A可能在周一面临数百亿元的抛压,如果宝能系没有资金接盘,很可能面临连续跌停,宝能此前入市的部分资金可能面临爆仓,被迫甩卖股份的风险,“有可能到了召开股东大会改选董事会之前,宝能已经并非第一大股东,此时王石需要谈判的对象就只有华润了。基于万科与华润数十年的合作,最终谈判结果很难判断。”

  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王石本身年纪已到,也希望管理层后续的管理稳定,“现在的趋势来看,还是王石会走,而郁亮等管理层留任。”(广州日报 杨欣 潘彧)

[股市热点追踪哥的个人主页]股市热点追踪:周末上市公司重磅新闻汇总

http://m.joewu.cn/news/75511/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最新消息|7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最新消息汇总
下一篇:【2019时政热点分析】股市热点分析:监管风暴将给A股带来什么?
Copyright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