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股市行情分析]明日(周四)股市行情“绝杀性”传闻泄密(预测版)

新股  点击:   2010-12-01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08月26日讯   传:国泰君安盘中逼近跌停 跌破发行价

  于6月26日上市的次新股国泰君安今日大跌,截至发稿,跌9.69%,报18.82元/股,已经跌破19.71元/股的发行价。

  国泰君安中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6.38亿元,同比增长348%。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272%。华泰证券认为,公司综合实力行业领先,创新能力突出。公司重点打造超级账户体系,未来账户功能将日趋完善,看好公司在账户体系的率先布局和综合挖掘能力,预期市场逐步企稳,公司各业务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预计2015-16年EPS为1.93元、1.79元,对应PE为12倍,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堵住门!只准进不准出!”昨日,在昆明市西山区绿荫大道旁,讨薪工人堵住万达广场建设项目部,两扇紧闭的铁门也让建设项目部俨然成为一座“围城”。21日到昨天,不仅项目总包商、监理无法正常出入项目部,就连前来了解情况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被困在项目部内。工人斥责项目方拖欠工资,总包商叹言工期不到且开发商欠款,开发商却直言总包商计划不周。目前,西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正对此事做进一步调查。

  讨薪工人

  孩子开学等着交学费

  绿荫大道旁有一座约200平方米的施工项目部,昨天这里成了“围城”。70多名工人站在铁门前,用木棍紧紧将门顶住,不停地向指挥部3楼叫喊:“还我们的工钱。”他们通过铁门缝隙,窥视着外面的一举一动。

  昨日上午10点,前卫派出所民警、西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前卫街道办等部门纷纷赶往项目部进行了解。当民警、劳动监察大队等工作人员准备离开现场到万达公司了解情况时,情绪激动的工人却把他们拦住:“说过了,谁都不准财富赢家出去!”

  门被堵了,食材无法供应;项目部的食堂无法开火,成为工人们休闲聊天的地方。抱着孩子的工人亲了亲孩子,诉苦道:“我们来这里做工做了3年,每个月就发1500元的生活费。现在孩子马上就要开学,还等着钱去交学费。”

  多名工人和包工头指着合同说,除去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工程款、工资……少则3万多则百万的款项均遭到不同程度拖欠。守着大门的郭女士无奈地说:“他们就算给我们打个白条也好啊,但问题就是什么答复都没有,这样谁能安心。”

  “没钱,只能让孩子跟着来讨薪耗着了。”临近中午,讨薪工人的家属们带着盒饭和零食来到项目部,小女孩拉开撬起的铁板,接过门外送来的盒饭。一名女工作人员则攀上铁门将一大袋核桃拎进项目部。

  总包商工作人员出不去,只能打电话叫外卖,而当送外卖的小伙子来到项目部时,只能傻傻地看着被封死的大门。

  中午11点,经劝说和沟通,堵在大门口的工人将大门打开,让民警和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先离开。截至昨日下午,堵门依旧继续,项目总包商、监理等部分工作人员,仍在项目部内不准出去。

  工程总包商

  工程未完工人执意要钱

  施工工程总包商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本月21日至今的堵门事件,主要因为工人对工资发放时间的理解错误。他说,从2012年施工至今,每月会向工人定时发放生活费,工人和分包商的工程款项均在年底结算。

  至今年5月,该项目中最高的两栋大楼已经封顶,部分工人和分包商的工作已经结束,但内部施工仍在进行。

  “按照和开发商的合同,两栋大楼将于8月31日完工。也就是说,在31日以后开发商才会把工程款、项目进程款等陆续给我们。”该负责人表示,该类情况已告知工人和分包商,但由于临近开学等原因,结工的工人要求即时发放相关工资和款项。

  据该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与万达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承建着万达在全国多地的开发项目。但在该综合体项目施工开始后,开发商就开始拖欠各类工程款和项目进度款等,目前已达7亿多元。“开发商是按照每个工程逐步分比例给钱,但不会一次将某工程的全部款项交给我们。所以在建设的这几年有很多款项都是我们在垫付。因为项目过大,很多项目总会超出预算。现在开发商不给钱,我们也没钱垫付。”

  他表示,下一步将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待开发商拨款后,将尽快按比例发放给工人。“款项拨过来后,又要给总局审批,逐级下发,按照这一长套流程,可能还需几个月时间。”

  开发商

  从未拖欠任何工程款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项目是包含商业、酒店、写字楼、商业街及配套设施在内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共分为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1.4万平方米。据《项目工程概况》介绍,工程造价将达28亿元,合同工期自2012年7月18日至2015年5月31日。

  “我们没差他们一分钱,反倒借给他们6900万元。”对于总包商所说的开发商欠钱一说,项目投资建设方,昆明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予以了否认。该负责人表示,从项目建设至今,开发商从未拖欠任何工程款,但由于项目过大,总包商在管理以及建设、资金计划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导致资金出现差异。而部分还未交付给总包商的款项,要等到项目竣工验收后,才能予以支付。下一步,开发商将要求总包商尽快落实劳务变更等事项,并已向该公司总局发函,就资金等问题进行沟通。

  官方

  关系复杂需继续调查取证

  前卫街道办事处何主任表示,经初步了解,工人堵门主要因为总包商和各分包商、工人间的完工时间结点存在差异,街道办正在总包商和工人间做进一步协调。

  前卫派出所表示,此次事件主要涉及经济纠纷,派出所已通知劳务仲裁部门,民警将继续对现场财富赢家进行维护工作。

  西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涉及单位较多,关系比较复杂,要先弄清楚工人们的所属关系,以及款项的拖欠方。他们将就项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调查,并依据事实开展后续处理。

  

  正遭受闭店、清库存的七匹狼业绩持续走低。昨日,福建七匹狼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1.3亿元,增长10.42%;净利润1.11亿元,同比跌26.28%。实际上,七匹狼年初已由“纯实业”转型为“实业+投资”的运营方式,但业绩下滑并未扭转。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去年上半年七匹狼共拥有终端门店3155家,截至目前为2636家,净减少519家门店。从近三年财报可以看出,持续的关店、业绩下滑已成为七匹狼常态。财报显示,2013年,七匹狼全年的营收与净利分别下降20.23%、32.44%,2014年其营收与净利分别下降 13.79%、23.84%。优他国际时尚品牌投资公司总裁杨大筠表示,国内经济新常态下,当传统服装行业无法抵挡外部环境的冲击时,闭店是减少成本的最好选择。此外,随着“80后”、“90后”成为最新消费群体,网上购物已成习惯,传统服装品牌原有的发展策略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因此闭店或许还将继续。

  七匹狼财报显示,线下门店成本的不断攀升,营收下降、门店数量收缩成为传统男装行业的普遍现象。“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优化营销模式、探索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七匹狼方面表示,公司正寻求商业模式的转型,将由“纯实业”转化为“实业+投资”的发展模式。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配合公司向“实业+投资”转型,七匹狼于7月中旬宣布,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的用途。即将此前用于“营销网络优化项目”所募集的部分资金共计10亿元变更用于设立全资投资子公司,占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总募集资金净额的56.63%。

  

  尽管被视为集团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但天津燕莎奥莱还处于拖油瓶状态。首商股份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控股子公司天津新燕莎奥特莱斯商业有限公司亏损1115.81万元。另一重点板块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已并入新燕莎Mall.

  根据财报披露,上半年首商股份主要通过对各品牌企业加大引进定位性品牌,优化品牌结构等进行经营调整。截至6月30日,首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57.64 亿元,同比减少4.33%,净利为1.68亿元,同比增加 23.82%。首商股份方面表示,净利上涨主要系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所致。另外,去年公司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等会计估计变更导致上期利润减少。上半年,首商股份营业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46.94%,利润总额3.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9.33%。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作为集团战略倾斜的奥莱板块并未提及太多内容。在主要控股子公司经营状况中,开业两年的天津新燕莎奥特莱斯递交了并不理想的业绩。财报显示,天津新燕莎奥特莱斯商业有限公司亏损1115.81万元。在其他应收款披露中,欠款方天津奥莱以56.98%比例进行借款、往来款 3.6亿元,账龄为1-2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天津奥莱收到政府补贴6159万元,实现了首年培育期的预期目标,项目收益为705.99万元。本期财报显示,该项目已累计实际投入6.3亿元,但从亏损情况来看仍然颗粒无收。

  比天津奥莱晚一年入市的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也出现了较大调整。首商股份方面表示,新燕莎金街整体并入新燕莎Mall ,目前已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税务登记等。今年下半年,将加速新燕莎Mall与新燕莎金街合并后的经营性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今年上半年,新燕莎控股净利为2.16亿元,法雅公司为1661.45万元。在奥莱与购物中心新业务板块起色不够明显的情况下,首商股份还在寻求新的增长点。首商股份方面表示,下半年将推动法雅公司改制,制定法雅公司新的战略发展规划,快速提高经营业绩。

  

  2015年8月8日,在成立2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称“李宁公司”,2331.HK)宣布重启“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口号,而放弃了已经使用5年、曾耗费巨资推出的口号——“让改变发生”。与此同时,李宁公司还宣布公司的战略方向将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

  无论是否购买李宁公司的产品,很多中国人都对于李宁品牌还是有着独特的情感和记忆。品牌口号的回归和“互联网+”转型对于李宁意味着什么?“重新出发”的李宁发生了哪些改变?

  亏损收窄九成,最坏时刻已经过去?

  新战略宣布5天之后,8月13日,李宁公司发布了截至 201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李宁公司收入同比上升16%至36.41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大幅收窄近95%至2941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高达5.86亿元。李宁品牌创立人兼集团执行主席、代理行政总裁李宁先生在业绩发布后表示,有信心2015年全年业绩回到盈利轨道。

  借助奥运会的东风,2010年,李宁公司的年销售额距离100亿人民币仅一步之遥。如日中天的李宁公司发布了新的商标(Logo)、品牌口号(slogan)和全新的“品牌重塑计划”,目标是使得李宁品牌实现年轻化和国际化,并向中高端进发。

  但是,从2011年开始,内外部多重因素交杂在一起,导致李宁公司开始出现大量的产品积压,裁员、关店、亏损。李宁公司结束了高速增长,并陷入了发展下行的泥淖,不仅没能如愿景那样成为可以匹敌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来自中国的世界级运动品牌,连国内老大的位置都拱手让了出去。

  p61

  截至2014年,李宁公司已经连续3年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31亿元。如今,李宁公司终于有了“好消息”。

  实际上,不仅是李宁,先后发布了半年报的另外几家国内主要运动品牌,包括安踏、361度、匹克等国内一线品牌,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得益于消费者运动需求增加、国家政策推动及冬奥会、篮球世界杯申办成功的利好,国内运动品市场复苏态势比较乐观,跑步、骑车等运动的兴起,也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回暖。各家运动品牌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在此一搏?

  “互联网+”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2015年李宁公司重新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元年,迎来品牌新生,重启‘一切皆有可能’品牌口号标志着李宁公司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的战略转变。”李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该负责人表示,基于新战略,李宁公司将在产品、渠道、O2O模式、跨界合作、消费者互动方式上以及数字化生意平台的构建上发力,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生意平台。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宣布转型“互联网+”之前,李宁就曾经在多个场合谈及自己对“互联网+”、大数据的理解,特别是李宁公司与互联网结合的可能性。

  “整个行业必须突破同质化瓶颈,对此,我们找到了方向,这就是‘互联网+’,它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不是被颠覆,而是全新升级。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市场变化很快,商品的生产、交易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改变。‘互联网+’概念的实质是资源的配置、供需关系、供给效率等的重构。”李宁说。财富赢家

  今年7月,李宁公司携手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在京正式发布两款智能跑鞋。这两款跑鞋都在鞋底加入芯片,将数据上传到手环或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获得“专业指导”和“量体裁衣”的服务,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则可以收集跑者数据,将用户体验后提供的数据准确分析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研发的针对性。

  李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除了产品方面的探索,在渠道方面,李宁公司也正在顺应电子商务渠道兴起带来的市场新机遇,把电商融入公司的核心业务,大胆构造新的产品、新的渠道以及运营的新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基于互联网效率、信息化效率的新的“数字化”经营方式,并在这个经营方式里去创造出新的李宁体验。

  互联网能否“救赎”李宁?

  曾经帮助上百家传统企业做“互联网+”改造的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兼CEO于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一般会经历4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在互联网上进行更高效、更精准广告宣传;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比如电商将零售渠道从线下移到线上;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比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家居等;四则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运营的互联网化,使得企业全面转向数字化和网络化。”

  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在前3个层次上,都已经开始看到成果,而最高层次上的“运营互联网化”则尚待努力,而这也是最能解决李宁目前面临最大问题的一环,这其实也几乎是所有运动品牌、甚至所有传统服装品牌的最大痛点。

  实际上,李宁公司在奥运之后遭遇的尴尬有自身的原因,但是并不是行业个案,连耐克和阿迪达斯也过高估计了“奥运需求”而导致库存如滚雪球般难以承受。大多数运动品牌,也包括服装零售商的产品周期为6~9个月甚至更长。根据李宁公司上半年财报,其存货周转期为6.9个月,目标为改善至6个月。

  在如此长的产品周期下,公司都不得不去预测几个月后会流行什么、销售量会有多大,但这个误差是极大的,而且一旦滞销就只能打折清货,而这样又会伤害到品牌形象,导致新品更难销售,于是库存压力再一次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逃离这个怪圈已有先例,比如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非常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ZARA凭借互联网的力量让企业的运转 “快”起来,从设计到上架仅用12天,尽量不补货,款多量少,稀缺营销,不贪求在某一单款上的销量,终端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快”让企业大大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压力。

  互联网能否让李宁也“快”起来,在“互联网+”之下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受不良反应事件影响,占据上海凯宝营收九成以上的产品痰热清注射剂,上半年几无增长。上海凯宝近日披露的2015年半年报显示,上海凯宝营收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其中,痰热清注射液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仅0.18%。

  痰热清注射剂是上海凯宝公司的主营产品,系独家品种,2003年5月获得新药证书及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在近几年国内“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病”、“H7N9”、“登革热”等疫情的治疗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发改委列为“防止流感储备药品”进入国家储备库。上海凯宝的成功上市,也得益于痰热清注射剂。

  “产品自上市以来,以质量稳定、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处于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并陆续进入了广东、新疆、广西、辽宁、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湖北等省份的基药目录。”上海凯宝半年报中称。

  最近两年,上海凯宝痰热清注射液迅猛增长。2013年,公司营收13.23亿元;痰热清注射液营收13.14亿元,同比增长20.18%。2014年,公司营收14.81亿元,痰热清注射液销售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1.90%。

  对比痰热清注射液近两年的营收情况, 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有些惨不忍睹。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痰热清注射剂业绩下滑与该产品出现不良反应、国家限制中药注射剂有关系。

  食药监总局日前公布的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报告尤其指明,中药注射剂在基层医院中滥用现象比较严重,而在城市三甲医院已经不常用。

  这是痰热清注射剂首次出现在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而5月28日上海凯宝董秘穆竟伟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痰热清注射剂不良反应为罕见级”。

  而更令中药注射剂雪上加霜的是,国务院上周颁布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提出,提高中成药质量水平,积极推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食药总局严管、严查将使中药注射剂产业产生洗牌,未来中药注射剂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产品回扣额度的竞争,其竞争重点将会逐渐转移到产品质量、疗效的竞争上。”上述业内人士说。

  上海凯宝在半年报中对痰热清注射剂业绩下滑没有进行解释,《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24日致电上海凯宝相关人员,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得到对方回复。

 

  日前,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水井坊”)对外披露的公告显示,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两年连续巨额亏损后,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研究发现,水井坊业绩增长乏力,二季度仅实现206.10万元净利润。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水井坊“摘星脱帽”的关键时刻外籍总经理突然辞职,聘用的审计机构也从毕马威换成普华永道。此前,毕马威对水井坊2014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半年报外表靓丽二季度增长乏力

  8月15日,水井坊公告称,1-6月营收38884.36万元,同比增174.10%,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8.79万元,扭亏为盈。但透过这份外表靓丽的半年报不难发现,水井坊业绩增长的态势并不稳定,特别是二季度表现尤为平庸。水井坊一季报显示,当期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 26361.77万元和4812.69万元。但二季度水井坊营收12522.59万元,净利润仅206.10万元。

  让投资者颇为揪心的是,水井坊近两年来的亏损局面。水井坊2012年营收高达16.36亿元,归属净利润高达33772.96万元。而2013年、2014年营收分别下滑至 4.86亿元和3.65亿元,由此陷入连年亏损状态,2014年在2013年亏损1.54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大幅亏损4.18亿元。水井坊也因此面临退市风险,并于今年5月4日变身“*ST水井”。

  在水井坊看来,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自2013下半年调整运营模式、优化企业各项管理等积极应对措施。不过,水井坊并未就第二季度增长乏力现象予以解释说明。

  但业内人士对于水井坊上半年扭亏的看法有所不同。知名白酒专家张亚飞认为,水井坊上半年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叫停“邛崃项目”等长期占用资金的项目带来了大量现金流,此外其一季度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季节性因素,而二季度增长乏力充分显示其实际销售业绩并未出现根本好转,因此全年业绩如何尚待观望。

  

  审计机构蹊跷更换亿元补助使用存疑

  与此同时,水井坊在半年报中低调披露,今年6月,公司聘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聘期一年),而此前聘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14年度审计机构。

  水井坊在谈及更换审计机构的原因时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帝亚吉欧(全球最大洋酒公司)聘任普华永道作为其审计事务所,更换为普华永道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对公司所导致的工作影响和费用投入,也可以促进国际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这一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帝亚吉欧早在2013年已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且在 2014年7月就将已连续8年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更换,但彼时接替的是毕马威并不是普华永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水井坊2014年年报发现,毕马威为该年度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原因是水井坊在个别政府补助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毕马威今年4月28日出具的意见称,水井坊原子公司自2009年至2010 年期间收到郫县财政局财政技术改造扶持资金9400.60万元,这一资金明确用于郫县建设项目。但该项目后来并未进行,水井坊2011年决定终止该项目实施,并同时在邛崃市实施了新产品开发基地及技术改造项目即邛崃项目。水井坊将上述郫县扶持资金作为与邛崃项目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从2013年开始在邛崃项目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并计入合并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毕马威认为,由于水井坊未能提供建设项目调整后仍将郫县扶持资金在邛崃项目继续使用的充分的支持性资料,因此水井坊能否继续使用上述郫县财政技术改造扶持资金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同时审计机构也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对该营业外收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可能需要进行调整的金额。

  毕马威还认为,水井坊2014年12月31日对成都水井坊酒业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水井坊”)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10839.67万元,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存在减值迹象,但水井坊根据其估计的可收回金额确定该长期股权投资于2014年 12月31日无需计提减值准备,不过水井坊未提供充分的支持性资料。毕马威总结称,因上述两事项所作的任何必要调整都可能对水井坊201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造成相应的影响。

  成都水井坊是2011年8月水井坊为实施邛崃项目而专门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因白酒行业环境不好,2013年7月23日水井坊董事会决定暂缓该项目建设,今年6月又决定终止该项目,不再按原计划继续投资建设。该项目原计划投资 22.83亿元,截财富赢家至2015年6月30日已累计投入46990.55万元,原征用的842亩土地除保留200亩左右外均由地方政府回购。截至2014年 12月31日,水井坊已与邛崃项目7家工程承包商签订了《合同解除协议》,累计赔偿16841832.81元。

  

  此外,截至2015年6月30日,成都水井坊尚欠水井坊拆借款本息合计2.75亿元,这笔关联方资金拆借款被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且水井坊认为“经评估可回收金额不低于账面金额,不计提坏账”。

  不过,对毕马威的保留意见,水井坊也持有自己的看法。水井坊认为,由于成都市政府调整规划,公司原计划在郫县建设白酒基地调整到了邛崃。公司原计划的搬迁重建计划并未改变,只是地方发生了变化,故郫县政府的扶持款9400.60万元是与资产相关的,后来公司管理层决议将此财政扶持款继续用于成都水井坊邛崃项目建设,继续在“递延收益”中反映。目前公司正在与郫县政府积极沟通中,双方将本着合法合规并且保护股东利益的原则,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政府补助项目应该有着完善的管理流程和严格的事后监管,更换地点、缩减规模等重大变更应该得到发放补助资金的地方政府的书面认可,一般来说缩减投资规模应该会影响补助资金的规模。《经济参考报》记者就亿元政府补助是否存在被部分追回风险等问题联系水井坊采访,但未获答复。

  总经理突然离职摘星脱帽存不确定性

  对水井坊而言,2015年注定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如果再不实现扭亏就将面临退市风险。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水井坊外籍总经理James Michael Rice(中文简称“大米”)却突然宣布离职。

  8月15日,水井坊公告称,大米先生因个人原因自2015年9月30日起辞去其担任的公司董事、总经理、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资料显示,来自美国的大米先后在金佰利、达能、泰森、荷兰CSM等外资企业的中国分公司担任高管,具有丰富的管理的经验。不少人认为,水井坊上半年扭亏为盈与这位“洋高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水井坊在半年报中坦言,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白酒市场竞争也将会更为激烈,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合规内控风险管理,合理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力争实现2015 年扭亏为盈的经营目标。

  知名白酒专家张亚飞认为,在水井坊业绩增长尚不稳定的关键时刻,大米的离职为水井坊未来的业绩增长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摘星脱帽”的进程。

  

  "从8月开始,雨润旗下地产公司的商票就不能兑现了。更奇葩的是,对方竟然强行用火腿肠抵充。"上海一家钢材供应商陈志峰(化名)据记者表示,雨润集团的资金链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商票无法兑付。

  此前,雨润集团旗下的雨润食品(01068.HK)已在7月13日发布盈利预警,称业绩遭遇急速下滑,上半年亏损将不少于7亿港元;去年同期,雨润食品的净利润还有1611万港元。

  风险的积聚,并非一朝一夕而成。在2014年初,雨润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央商场(600280)(600280.SH)的负债率就已高达90%。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3月,雨润集团掌舵人祝义财遭监视居住之后,中央商场副董事长胡晓军在8月也被调查。8月10日,中央商场发布公告称,8月7日接到雨润控股集团公司党委通知,经中共南京市建邺区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公司副董事长胡晓军的违纪问题予以调查。

  风雨飘摇中的雨润集团将何去何从,仍需拭目以待。

  火腿肠抵充

  8月17日上午,雨润旗下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地华")安徽九华山分公司门前,人头攒动据记者,当天,现场集聚了近百人,"江苏地华开了总额约亿元的商票,但现在却无法兑付。我们无奈之下,只能登门讨要说法"。

  8月13日,当陈志峰拿着江苏地华的商票前往银行承兑时,被银行拒绝付款。银行方面出具的拒绝付款理由书显示,"付款人余额不足"。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对方竟然强行用火腿肠抵债。"陈志峰表示,对方负责人提出以雨润火腿肠抵债后,引起一片哗然,"我一个做钢材生意的,要那么多火腿肠干什么?这么多火腿肠我卖给谁?"

  "对方的态度就是要钱没有,要火腿肠管够。实在拒绝火腿肠抵充的,可以选择房产来抵,但又都是些位置差、卖不掉的房子。"陈志峰称。

  所谓商票,即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不同,仅以公司的信誉担保据记者出示的商业承兑汇票显示共计350万元。

  付款人一栏显示,为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票日期为2015年2月13日,开户行为南京银行(601009)城西支行。在承兑人签章处,有"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和"祝义财印"两个印章,并标明"到期无条件付票款"。

  "虽然商票的风险较高,但不能兑付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毕竟没有一家想持续发展的公司希望失去信誉,除非这家企业实在没有资金周转。"江浙地区一名与雨润多有资金和业务往来的人士分析说,雨润集团可能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这或是导致这场"兑付风波"的主因。

  据记者就商票不能兑付以及火腿肠抵充等问题,致电雨润集团副总裁李爱彬。对方在了解到采访意图之后,只是表示,"具体的情况我需要去了解一下,应该不会(发生上述事情)"。而后,李爱彬便以"现在有事,等一会儿给你回",匆匆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巨额亏损

  今年5月,雨润集团以4.4亿元价格卖掉了位于杭州城东新城的星雨华府项目;江苏地华也在5月12日,向中信证券(600030)等4方合计转让了5330万股中央商场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28%,收获约8.17亿元资金。

  雨润集团的上述举动,成为了业内猜测雨润陷入资金紧张的两大例证。

  雨润食品盈利能力的急剧下降,将更为致命。

  作为雨润集团的主营业务,雨润食品一直承担着雨润地产资金后盾的角色。雨润食品在7月13日发布的盈利预警显示,依据对目前所得的本集团截至2015 年5月31日5个月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审阅及其他现有资料,本集团预期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度同期比较,纯利将转盈为亏,预期金额不少于 7亿港元。

  面对如此巨额的亏损预期,雨润食品也给出解释称,该预期亏损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转型,高端餐饮及肉类消费市场疲弱,经营环境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生产成本上涨,本集团转嫁成本难度增加令毛利大幅下滑。

  在国泰君安国际分析师郭日升看来,2015 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下跌10.3%,于7月按年下降18.2%。年初至今,中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升13.1%及7.1%;生猪及猪肉价差收窄预期将对公司上游业务的毛利率有负面影响。

  尽管雨润希望于2015 年下半年有3.7%生猪屠宰量的增长及9.9%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的增长。但郭日升认为,冷鲜肉利润率或仍然受压,"由于屠宰量及销售增长预期仅会缓慢复苏、毛利率仅轻微改善、刚性的营运费用及不断上升的净利息开本,我们相信公司于2015-2017年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其实,就业绩表现而言,雨润食品近年始终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2011-2014年,雨润食品的营业额分别为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0亿港元和191.58亿港元,呈逐年下滑态势。在营收连降的同时,雨润食品的盈利能力也令人堪忧。2012年,雨润食品亏损6.05亿港元,2013年盈利4400万港元,2014年盈利5677万港元。而此前的三年,雨润食品的净利润都在17亿港元以上。

  毕马威披露,于2014年12月31日,雨润食品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8.2亿港元,总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约为82.6亿港元,其中约54.6亿港元将在12个月内到期。而截至2014年12月31日年度,雨润食品的经营活动现金所用之现金净额约为4.6亿港元。上述这些情况显示,雨润食品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人事震荡

  进入2015年,雨润集团就开始步入多事之秋。

  3月27日,雨润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中央商场和雨润食品先后停牌。当晚,中央商场发布公告,称检察机关于2015年3月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祝义财为雨润食品的最大单一股东,直接持有该公司约25.8%的股份,为该公司名誉主席、董事会高级顾问及雨润食品若干主要附属公司董事。不过,雨润食品强调,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祝义财并没有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公司的董事相信集团有受该事件影响但有关影响并不重大,集团有能力持续经营。

  祝义财早在2012年7月突然辞去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职务。当时,祝义财才48岁,坊间传闻其辞职与雨润食品涉嫌财务造假有关。

  在祝义财被监视居住之后,中央商场高管又在近期因违纪遭调查。

  8月10日,中央商场公告,8月7日接到雨润控股集团公司党委通知,经中共南京市建邺区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公司副董事长胡晓军的违纪问题予以调查。

  现年57岁的胡晓军,历任中央商场总经理等多个职位。他的第一董事长的任期从2012年12月23日至2015年12月22日。中央商场并没有对胡晓军违纪事项作详细披露,仅表示,公司经营工作由经营管理团队运营,目前经营情况正常。这一"补充说明"自然无法挡住外界关于雨润的负面舆论和传言。

  在内外交困之际,人事动荡也频繁发生。6月10日晚间,中央商场便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祝义财因工作需要,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

  此外,独立董事徐康宁、董事张化桥、董事会秘书陈新生也同时辞职。在更早前,副总裁段斌、监事罗凌和王传宪等也已提出离职。

 

  经历长达近8年的控制权之争,云南第一家林业上市公司ST景谷(600265,SH)的“股权宫斗”或将最终画上句号。

  昨日(8月24日),ST景谷公告称,公司二股东景谷森达国有资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谷森达)宣布,由于目前条件不成立,决定终止与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集团)在2013年签署的《上市公司股权无偿划转协议》。

  不过,错过云投集团,对于ST景谷而言,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位ST景谷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景谷森达虽与云投集团签了股权转让书,但由于大股东中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担保)一直不肯放手,所以没了下文。

  上述内部人士称,今年6月,中泰担保因借款纠纷,将所持的ST景谷股权划给了广东宏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巨投资),而宏巨投资是下决心要做好ST景谷的,“接下来,公司将逐步偿清负债,内部治理走向正轨,同时发力多元化经营。”

  控制权之争逐渐熄火

  景谷森达与中泰担保的缠斗由来已久。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景谷县财政局将所持ST景谷6132万股中的3130万股转让给泰跃系旗下的中泰担保,自己则退居第二。然而,在中泰担保接手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态却每况愈下。“鉴于ST景谷是景谷县唯一的上市公司,地方政府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公司衰退下去。于是关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之争就开始了。”一位熟悉ST景谷情况的分析人士表示。

  2008年至今,景谷森达和中泰担保分别通过增持公司股份的方式,轮番成为ST景谷的第一大股东。而这样的动荡局面对ST景谷是不利的,2010年双方对控制权展开过较量,甚至影响到公司董事会按时换届。

  直到2014年,双方才有和解迹象出现。去年,ST景谷完成董事会换届,全新班底亮相,中泰担保对外亦表示两大股东已就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将致力于帮助公司经营走上正轨。

  景谷森达将ST景谷股权划转给云投集团的计划,在2013年发了一纸协议后,就没了下文。然而,今年6月“剧情突变”,中泰担保因深陷债务危机,将所持的ST景谷3170.27万股通过司法划转,过户给宏巨投资。宏巨投资一跃成为了ST景谷的第一大股东。

  对于“空降”的宏巨投资,外界猜测纷纷。作为“新东家”,宏巨投资是真的想把ST景谷做起来,还是只想把这个壳资源转手出售?景谷森达还会不会继续和宏巨投资争控制权?

  ST景谷何时走出困局?

  对此,上述ST景谷内部人士称,“之前觉得云投集团迟迟被挡在外面,是坏消息。但从宏巨投资现在的表现来看,又燃起了希望。”据介绍,今年7月以来,宏巨投资已介入了ST景谷,对ST景谷的新班子也表示认可。下一步将引导ST景谷走向正轨。“但还是有一点担心。”上述景谷内部人士坦言,毕竟云投集团是云南本地的国资大佬,而且本身就有林业板块的业务资源,而宏巨集团总部远在广东,又不擅长林业。

  值得注意的是,ST景谷虽负债高企,主业亏损,诉讼缠身,但每当传来“实际控制人变化”的消息时,股价都会提升。“总是会觉得换了老板以后,能带领公司复苏,在此概念下,股价上涨。”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ST景谷仍未走出业绩困局,“ST景谷之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来?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

  针对目前公司存在问题,ST景谷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只有在深化改革、求得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不改革只是死路一条。”

  在上述ST景谷内部人士看来,强化科学的公司治理,就是公司改革的当务之急。此外,要保障该公司的资金,围绕林业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单纯做林业,全国的市场情况都不好。我们现在要做‘林下经济’,也就是依托公司44万亩森林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森林旅游业等产业。”记者昨日致电宏巨投资,询问其对于入主ST景谷之后的打算,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已记录下记者的问题,将汇报相关负责人,尽快对记者做出答复,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而记者昨日尝试联系ST景谷董秘办、证代办,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金价的持续下跌,令大众投资者损失惨重,却助燃了黄金生产行业的并购热潮。有数据称,全球范围内黄金生产行业并购交易规模已触及4年来高位。

  国内最大的民营黄金企业紫金矿业于8月6日晚间公告称,其在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诺顿金田将斥资约2.05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凤凰黄金公司股份。这是紫金矿业继今年5月以2.98亿美元收购位于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格拉金矿(Porgera)近半股份后的又一海外收购项目。

  这些短期内的大规模并购案,其目的是什么?与近期金价下跌及黄金矿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存在怎样的联系?紫金矿业有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低价出手开展项目并购工作,使紫金矿业形成了低成本扩张的竞争优势。目前支撑集团利润半壁江山的矿山,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形势不好时,以较低代价获得。

  金价大跌,紫金、招金忙“抄底”

  今年7月,国际金价曾一度跳水失守每盎司1100美元大关,触及自2011年以来新低。截至8月19日,国际金价有所企稳,在每盎司1134美元左右徘徊。黄金价格低位运行,或许让爱买黄金的中国大妈们持币观望,黄金生产商则显得有些“蠢蠢欲动”,争相全球布局。

  4月7日,在新三板挂牌的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硅谷天堂斥资人民币3.34亿元收购南非金矿上市公司VillageMainReef通过该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意味着此次收购已基本完成。

  今年5月27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拟用于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建设项目、刚果(金)卡莫阿铜矿收购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金矿收购项目、紫金山金铜矿浮选厂建设项目等。

  5月31日,山东招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招金矿业正式宣布收购中国最大的单体金矿——海域金矿,公司斥资27.225亿元将蕴含超过470吨黄金资源的金矿收入囊中。

  大宗商品咨询公司生意社的黄金分析师曾对媒体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但是中国缺乏大型个体金矿,无法建立大型生产中心,这意味着包括紫金矿业在内的公司为了增加业务不得不在海外搜寻金矿。

  事实上,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中方投资额低于10亿美元的海外交易不再需由发改委审批,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注册程序。这极大地方便了国内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和设立合资公司。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国内几大黄金集团负责人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在海外并购的意愿。

  有媒体报道,2014年6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裁兼加拿大金山矿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宋鑫对外表示,公司正积极在全球寻找黄金、白银和铜领域的收购及合作机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海外资源开发部经理童军虎亦对媒体指出,金价下跌导致海外上市黄金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这对我国黄金企业并购金矿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事实上,“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也并非只有中国企业。有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黄金生产企业拟议的和已经完成的交易价值达96亿美元,相比去年下半年增长7%。2014年完成的并购交易总计223亿美元,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紫金矿业回应并购:一半利润来自低成本并购

  “一方面,国际金价下跌导致海外上市黄金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对于我国黄金企业并购是一个机遇;另一方面,2015年A股‘牛市’期间,国内黄金企业市值也水涨船高,这使得企业容易通过定增或出售股权募集大量现金。”某国内大型券商有色行业分析师王旭对记者表示,借资本市场力量补充“弹药”,助燃了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

  以全球市值最大的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为例,过去的一年紫金矿业已经完成了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并且还在持续。今年8月4日,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方启学在澳大利亚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公司将不会止步,至于在收购方面还需要花费多少,将取决于机会和融资策略。

  “矿业企业没有并购就没有未来。”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曾说。

  与许多国内矿业企业不同,紫金矿业在海外并购的决策上颇有收获。2013年6月,紫金矿业还挖来原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王建华出任董事及总裁,在王建华任职期间山东黄金不断对外收购矿产资源,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2011-2014年,紫金矿业的矿产金产量分别为28.62吨、32.075吨、31.24吨和32.3吨,利润总额分别为57.13亿元、85.56亿元、21.25亿元和33.24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沿线国家,紫金矿业已经布局有俄罗斯的图瓦铅锌项目、塔吉克斯坦ZGC金矿、吉尔吉斯斯坦的左岸金矿。通过收购,紫金矿业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增长。

  紫金矿业方面向表示,紫金矿业历来不赞成在市场繁荣时,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不惜代价做一些大项目,否则,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变得十分被动。

  因此,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低价出手开展项目并购工作,使紫金矿业形成了低成本扩张的竞争优势。目前支撑集团利润半壁江山的矿山,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形势不好时,以较低代价获得。如,新疆阿舍勒铜矿、贵州水银洞金矿、珲春曙光金铜矿等矿山,紫金矿业或者以低价位进入,或者以国有企业常年亏损重组进入,或者以解决和突破重大技术性难题入手,通过解决“带病”矿山,实现了低代价的进入和高利润的回报。

  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有色金属企业销售收入前50名》名单,紫金矿业集团以587.6亿元位列第十位。

  企业能否成功“抄底”仍待考验

  不过,虽然企业选择并购有其自身动因及合理性,“逆势储金”是否成功仍需面对国际金价下跌风险的考验。

  “借金价疲软的有利条件,战略上收购矿山保障资源供应确有合理性,但未来金价走势并不明朗。”王旭表示,业内对于未来国际金价的进一步走势存有分歧,黄金生产企业往往预期较为乐观。

  王旭指出,由于黄金兼具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同时具备避险功能,影响金价走势的因素很多。“从历史上看,美元黄金的反向关系是金市运行的主流。”他说,目前来看,美元已经步入强周期,这将对金价构成长期抑制。

  “黄金生产企业往往看重黄金的商品属性,因此较为乐观。”王旭说。

  近日,银河证券的一份电话会议纪要分析认为,决定贵金属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美元,美元未来走强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黄金、贵金属价格的走势肯定偏弱;黄金实物的供需关系不是黄金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黄金、贵金属价格未来会比较黯淡。王旭说:“因此,这些收购究竟是否成功‘抄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明日股市行情分析]明日(周四)股市行情“绝杀性”传闻泄密(预测版)

http://m.joewu.cn/zhengquan/2731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次新股"霸气归来、沪指剑指3000点"深V反弹"
下一篇:次新股一览表|次新股真的跌出机会来了?
Copyright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